這篇是關於理財的文章,但先從洗錢講起。我住銅鑼灣,舖頭在銅鑼灣,最近Sogo感謝祭我不可能沒有感覺吧(看上篇blog)我家跟舖頭在銅鑼灣的兩端,舖頭在銅鑼灣廣場那邊,我每天都可以選擇不同的路線行過去,不過每次感謝祭我都會選時代梨園那邊。啊~不是選,而是我沒有選擇。
OK言歸正傳講洗錢。我讀廣告,雖然幫自己賣廣告不是好叻(性格問題)但對分析社會吔文吔武都算有一手。為什麼大家想買東西?
你說因為:
有需要
獎勵自己
發洩壞情緒
買給別人
嗜好
「有需要」你以為是最大的原因,但「有需要」反而佔最少數。
牙膏快用完,有需要買,有需要買一支。減價嘛!買定五支!為這半年的牙膏支出慳了$35。有需要嗎?$35你打算點用呢?
衣服有需要買嗎?你家裡沒有嗎?冬天來了,你說要買外套,那,去年的冬天你是如何渡過?
買外套時見到襪子五對一pack有減價,順手買。「襪之嘛~」
回家時經過小食檔,不肚餓但想吃一串魚蛋,老闆說買兩串送一串,最後你吃了三串,吃不下媽媽的免費飯。
一個牙膏trip,由$47變成$1010。
廣告商,商人,最叻就是令你覺得自己需要一些你完全不需要的東西,老師說:
「我們的工作就是令人大家覺得有需要的感覺。」
每一支唇膏出現之前,其實你都沒有對它的需要,因為它跟本不存在,只是廣告不停告訴你它會為你的樣子加分,它會另你的生命更美好。事實是,它未出現之前你不見得特別難看,用了它之後你的樣子也是差不多。你買它,純粹因為它「新出」「包裝好看」「買東西好開心」完全跟它的功能沒有關。
女生嘛,會有用開的眼線筆,眉筆,粉底等等,每個項目一兩件,那些是你需要的。另外新買的12色眼影盤,六色光影盤等等,全部都是extra。(化妝師跟我這些要拍化妝片的人除外)對呀,你在SOGO感謝祭買的全部都是extra。
多咗喇。
減價是什麼一回事?
你用開的day cream原價$400,而家減價$300,你覺得要買定兩瓶看門口,那你就可以慳兩百。入到戰場,好不容易埋到counter,原來你的day cream正在做package!day cream,eye cream,toner,serum,night cream加起來原價$3000,現在$1500,是半價!
買了回家,跟之前減價或亂買東西時買的貨放在一起,貪新鮮開了一兩樣試試,其實沒有什麼大感覺。
原本要花$400
後來花了$1500
覺得自己慳了$1500
但其實當日因為進了戰場,看到其他counter的減價貨也好吸引,於是買了$800的化妝品和$1020面膜跟神仙水。
化妝品比原價平了$300 (那些顏色你家裡都有差不多的)
面膜又平了$500 (你從來未試過這面膜,冒險投資)
戰績:慳了$2300!!!
事實:花多了$2920!!!
所謂慳了的錢,是不會變成真錢存到你的戶口。
你戶口裡的錢,你銀包裡的錢才是你實實在在擁有的。「不花錢」是最實在的存錢之道(跟no sex is safe sex同一道理)。你用你的錢去換什麼回來,是否值得,除了你可以計算這條數,其他人都沒有資格。sales不會知道(也不會理會)你的經濟能力,她不理你是否剛畢業,每月賺$8000,還是一身卡數,她不理你是不理性的消費,還是有男人包養,總之,你買啦,越多越好!是殘酷的,就像銀行不理你沒有能力還錢,加到你的card limit大一大,就是想你用過籠然後問他們借錢。是殘酷的。每個sales每個銀行職員都好nice,但背後想你「給我錢」的心都是一樣,不是黑心,這是他們的工作。
你拋得個身出去就要自己睇住自己(個荷包),除了你之外,無人可以保衛它。
各位Happy Shopping。
God Bless You My Baby~
我去買護膚品,售貨員說全場買二送一,我心想用到過期都未用完啦,買一支就夠了。然後埋單的時候又問“要不要加多少多少錢換這個換那個啊?”我眼神和立場都很堅定地拒絕他“不要”,然後他很氣餒,我心裡卻挺痛快哈哈哈哈
讚讚